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大明兽医,开局给朱标续命 > 76 生熟之间有杀机

76 生熟之间有杀机(7/8)

训斥了。

    他盯着许克生,怒道:

    “许相公,可愿意签保证书,如果太子殿下用药不适,你可是要承担责任的。”

    许克生笑了,

    “原来太医院还有这个规定?周御医签了几张?”

    周慎行

    太医院当然没这个规定,是他给许克生挖的坑。

    周慎行一时语塞,但是他毕竟在宫廷中打滚,很快他反应过来,

    “许相公,事关太子殿下的玉体,你坚持用有毒的生半夏,却对毒性较小的熟半夏置之不理,又是何道理?”

    只是看似质疑的简单一句话,就已经上升到谋反的高度了。

    果然是久经考验的“战士”。

    戴思恭咳嗽一声,

    “启明,你退下!"

    许克生没有再说话,躬身退到一旁。

    朱元璋没有说话,一直捻着胡子,平静地听他们争辩,神情没有一丝波动。

    戴思恭上前躬身道:

    “陛下,臣坚持用生半夏。臣愿意签……………保证书。”

    朱元璋终于开口道:

    “戴卿,生半夏到底有什么毒性?”

    戴思恭解释道:

    “陛下,有可能引起的不适,包括口舌麻木、刺痛、流涎、恶心、腹泻之类的。”

    “严重的会喉咙肿胀,脉气扰动。”

    朱元璋微微颔首,感觉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控制用量就可以了嘛。

    他正要开口说话,周慎行却大声补充道:

    “陛下,严重的会有生命危险。”

    许克生的心里咯噔一下,冷冷地看了一眼周慎行,对宫中的争斗有了新的认识。

    在你不经意之间,对手就给你了致命的一击。

    果然,朱元璋被吓住了,惊骇地看着戴思恭,

    “藏?"

    戴思恭艰难地点点头:

    “陛下,是有这种可能。”

    许克生急了,这么回答不是投人口实吗?

    他急忙接口道:

    “陛下,危及生命这种可能,需要大剂量,或者病人体质不适合半夏。”

    周慎行一直在强调副作用,却对剂量一直闭口不谈。

    但是许克生也察觉到,周慎行的这种打法,确实吸引了朱元璋的注意。

    周慎行立刻咬了上来,

    “许相公,如何知道太子殿下的玉体一定适合?如果不适合呢?”

    许克生的目光落在了一旁没有存在感的杜御医身上,

    “杜御医,您给太子殿下不是开过熟半夏吗?您认为殿下的反应如何?”

    周慎行转头看看杜御医。

    杜御医一直站的很靠后,但是点到了他的头上,他也只好点头承认,

    “呃,是开过,不过是年前的事了。”

    周慎行:

    自己都不知道的事,许克生是怎么知道的?

    难道他看到了太子病后所有的医案吗?

    看他们争论不下,朱元璋左右为难。

    一边是他最信任的戴院判、许克生;

    一边是对生半夏毒性的恐惧。

    要知道生命没有侥幸,万一太子这次反应大呢?

    大明不能没有太子!

    左右为难之际,朱元璋的眉头皱了起来。

    既然生、熟可选,为何不用更稳妥一点的?

    慢就慢一点吧,总比中毒了危机生命强。

    朱元璋咳了一声,问道:

    “周卿,如果改用熟半夏,那该用哪种?”

    虽然他不是医生,但是也多少知道熟半夏分为几种,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

    周慎行以为陛下采纳了他的意见,心里美滋滋的,立刻拱手道:

    “陛下,微臣建议用姜半夏。”

    戴思恭心中苦笑,这是老夫被许克生否定的。

    但是此刻,他却坚定地认为,生半夏更适合太子的病症。

    许克生在一旁冷眼旁观,太医院的药方变成笑话,和上位者的这种绝对求稳的想法不无关系。

    戴思恭深吸一口气,就要据理力争。

    殿门口传来一个虚弱的声音:

    “父皇,儿子赞同院判的方子。”

    众人回头,却看到朱标站在咸阳宫的殿门口,朱允?兄弟在两边接扶。

    朱元璋急了,

    “标儿,你怎么出来了?快进去,别见了风。”

    他又瞪了两个孙子,呵斥道:

    “炫儿,?儿,你们怎么能让你父王出来见风?”

    朱允?眼圈红了,急忙低头认错,

    “皇爷爷,都是孙儿的错,现在就接父王回去。”

    朱允?也跟着低下头,心里有些郁闷,好事没自己的,挨骂总是少不了。

    朱标笑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