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邃黑暗的背景,有星光点缀,几道优雅的弧线勾勒出一辆隐藏在朦胧中的曲线,隐隐看得出是一台大型SUV的轮廓和整体车身比例,还有一道标志性的星环大灯。
整个图片的风格,是那种看了就令人难忘的。
没有PPT。
也没有采访通稿。
甚至没有文字!
一个无声的消息,以极快的速度在网络上蔓延起来。
——“星辰要发新车了!!”
要知道发布前两款车的时候,星辰汽车还是无人在意的状态。
就拿星辰mini来说,压根没开发布会,选择了车展亮相的形式。
而第二台车。
虽然对外有一系列的宣发,却并未有过多的资本支持和外界关注。
这两款车毫无疑问的都成为了业界的爆款,作为一家初创车企打出了极为耀眼的成绩。
现在星辰的第三款车来了。
是一台大型SUV!!
…
新势力的几家都把目光调转过来,内心莫名多了一股紧促感。
包括比亚迪在内的传统车企们,纷纷露出了慎重之色。
星辰汽车可不比那些只会拿着PPT鼓吹的车企。
这哥们,他有车是真发啊!
其中有人露出了不出意料的表情。
果然。
和业界传闻差不多,星辰汽车的下一款车,要进军SUV市场。
在国内这么大的市场。
SUV就是畅销的代名词。
别管什么网络吹捧的跑车精神、轿车精神,看销量榜就知道。
造一款suv,能抵得上好几款轿车的销量。
而实际上呢。
技术难度并没有提升多少,很多车甚至就是把轿车底盘安上去,车身拉长拉高换皮而已。
这么好圈钱的生意何乐而不为?
……
车主群体们率先激动了!
“好好好,终于憋不住了吧,这都多久了,终于有点新车消息了!”
“星辰要造SUV了?这车啥配置啥定位啊?”
“纯电SUV吗?续航会是多少?”
“我说个数,二十万、配置拉满,加速在六秒、续航给到五百公里!!”
一系列的评论。
飞快在官方微博的评论区下方积累着。
可见人们对星辰的期待值有多高。
毕竟之前的两款车,无论是定位还是配置,那都是非常厚道,感动人心级别。
与高性价比的标签也打上了等号。
很多人考虑家庭用车,也在关注新能源这个品类。
现在的情况,有不少限牌城市的人群,通过使用电车之后,固有观念转变了过来。
也开始关注更多的新能源车。
毕竟上牌成本摆在这,绿牌成为了刚需的选择。
但新能源SUV这边阵营,却出现一种诡异的现象。
那就是想挑一款空间大的SUV,居然没几款可选。
大多都是紧凑型SUV,空间极为一般,尺寸稍微强一点的,也就是类似比亚迪唐这种插混。
相对于轿车来说,纯电SUV的续航太难做了,像前年和去年发布的这些新能源SUV,续航普遍还在三百多NEDC。
不实用,也卖不上量。
到了今年,事情迎来转机。
上下游供应链均接连突破,宁德时代发布811电池,以及其他一二线厂商都公开对外宣布,三元锂能量密度已经来到一个新高度。
这么一来,大型SUV的续航也就能做上去了。
那么谁去做?
谁能做?
谁最终能做上去?
这是一个问题。
……
星辰汽车的官宣图,就像朝着水面投下一颗石子,引起一阵水花与暗流涌动。
但很快又沉没了。
就如同那张概念图,深邃黑暗的背景,有星光点缀的车身。
影影绰绰。
除了能看清前脸的轮廓以及车身的曲线,以及那标志性的星环大灯,其他更真切的细节就看不到了。
搞得人心痒痒。
有人干脆跑到了星辰汽车直营品牌店去打探,却发现并没有任何关于新车的宣传图与活动,去追问官方销售,得到的也是一切以官网为准的信息。
9月28日。
经过预量产测试,星辰F1工厂悄然召开了一场供应链协同大会,公司高管、生产制造总监、质量总监、核心供应商代表,大小几百号人到场。
这次主要确认的是供应链库存与周生产计划、质量准备、风险预案等。
星辰毕竟不是“虚空PPT造车”。
没有嘴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