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朱元璋的官,狗都不当 > 第一百三十三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

第一百三十三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1/3)

    为了给朱?一个更为直观的了解,接下来,李可也是帮他稍稍地算了一笔账。

    假设大明封王能有一万亩封地,然后这一万亩地,都按佃户,也就是百分之五十来收。

    一万亩,算平均每亩两石,如今大明的米价有所下降,已经降到了一两银子差不多能买两石。

    那朱?一年的地里的收成,顶多也就是五千两银子。

    假设再给他一些山林,里面有鹿,有各种山珍海味。

    再给你多算一倍了,那也才不过一年一万两银子。

    然后陛下体恤,再给你每年赏赐一万两银子。

    那你一年下来,也才不过二万两银子。

    这就几乎是一个明朝的皇子,能够拿到手的所有的合法的收入。

    可如果是换到爪哇国去呢?

    大明如今对爪哇国出口各种东西,光一年,贸易额就达至少五百万两。

    就按照一般的别国商船抵达爪哇国,货物必须十抽二来算吧。

    李可对朱?道:“这五百万两的两成就是多少?”

    “就是足足一百万两!”

    “当然,实际的价值可能并不会有这么高。”

    “但超过数十万两以上,这绝对是有的。”

    “我这都还没算大明还要移民过去的十万户百姓,一户百姓,就按他有十亩地来算,就是一百万亩地,一百万亩地就算是按照三十税一来算,一季稻子,那都是三万石粮食了。”

    “而爪哇国可以收获三季,那就是再乘三倍,这就是九万石粮食。”

    “还有,爪哇国还有很多尚未开发的地方,预计最终整个岛上的人口户数,能达到两到三千万人,也就是少说也可以再养四百万户,到五百万户。

    “秦王殿下,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如今大明一年的税收,那也才不过三千万石出头,而爪哇国一旦壮大起来,光是其国内的税收,就可以达四百万石,到五百万石,是大明的六分之一。

    “你在大明当什么封王,能有这财力!?”

    李可的一番话,直接便把朱?给听得目瞪口呆了起来。

    因为他是真的从来都没有想过,原来是这样。

    李可见他瞪大了眼睛说不出话,也是继续道:“其实说实话,我都不愿意与你说这些的,毕竟我向来不喜欢与别人谈论这朝堂上的事。”

    “只是看秦王殿下你这一脸迷茫的样子,一脸不情愿的样子,我估计你父皇都没跟你说过这些。”

    朱听罢,也是连忙问道:“你说的都是真的?”

    李可便道:“我与陛下有讨论过,为了大明的国祚绵长,大明将来会采取西周式的分封制。也就是像春秋战国那样,到外面去分封诸侯国。西周因为分封,算上东周,周皇室至少活了八百年,比汉朝、唐朝、宋朝都要活得

    久。这是大明要解决国祚长短问题最好的答案,也是唯一的答案。别说是秦王殿下你,剩下的晋王、燕王,也是迟早的事。”

    朱?也是问道:“那他们要被分封到哪?”

    李可也是道:“那得看你父皇的兵锋能打到哪了?至少在你父皇死前,会一直采取这样的政策,若是你父皇一个不好驾崩了,那可能,到了你的兄长太子殿下当上了皇帝,那太子殿下可能就不愿意给你人口去外面了。就给你

    一万亩地,养着你,饿不死你就算对得起祖宗。”

    朱?随后也是问道:“那父皇为何都没有与我说过这些?”

    李可便道:“那我怎么知道陛下为何不与你说,你不信,可以之后去问问陛下。”

    给朱丢下这么一句话后,接下来,李可也是没什么东西可以跟对方说的了,便撤了。

    而朱?这边,也是被李可的话给大大地刷新了三观。

    毕竟原本在他看来,被发配到爪哇国去,那就相当于是古代官员的流放差不多。

    可如今听完了李可这么一说,好像情况又是完全不同。

    李可离开后不多久。

    ****......

    朱?便趁着他父皇下朝回来,便找了过去。

    把这些话这么一说,然后问道:“父皇,这李可说得都是真的?”

    朱元璋虽然说感觉李可说得有点夸张了,而且他可从来都没说过,真要送十万户百姓过去。

    那都是假想好不好。

    但此时听了朱桢的话后,朱元璋还是道:“他说得大差不差。”

    朱?这张脸上顿时便高兴了起来。

    完了,道:“看来,是儿臣误会李可了。儿臣还以为,这李可想要置儿臣于荒蛮之地,想让儿臣死呢。”

    朱元璋见他这样的反应,也是道:“所以说,儿你如今愿意去了?”

    李可可是给他算过账的,朱即便他九章算术都不一定能考及格,那可显而易见的数量级的差距,还是让他意识到,只有出去,才是最好的选择。

    但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