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朱元璋的官,狗都不当 > 第一百四十六章 全都记在小本本上

第一百四十六章 全都记在小本本上(1/3)

    安南自古以来,其实就算是汉人的领土。

    而且曾经在交趾郡,还生活着不下于七八万的汉人百姓呢。

    只是随着唐宋以来的战争人口变迁,汉人几乎已经被杀完,现在已经变成全是越南猴子了,好像是一个叫做京族的民族吧。

    李可这句安南一出,不管是晋王朱?,还是燕王朱棣,也是顿时整个人大振。

    为啥?

    因为只要脑子不笨的都知道,这安南绝对是个好地方。

    起码比老二的爪哇国还要好!

    老二的爪哇国连个像样点的宫殿都没有,但在安南,这不管是城墙,还是宫殿,肯定都是有的。

    然后两人便不约而同地主动请缨道:“父皇!让我去吧!”

    晋王朱?看到燕王朱棣也想去,也是对后者道:“老四,你懂不懂什么叫做先来后到。”

    燕王朱棣也是道:“老三,你没听李可都说了吗,要打仗!危险!指不定什么时候,这脑袋就没了!”

    晋王朱?却是道:“要论打仗,你恐怕还不如我呢。”

    李可见他们都这么积极,也省去了动员他们的步骤。

    目光又重新看向了朱元璋。

    朱元璋也没有办法啊!

    其实像王朝立国之初,是不应该如此大动干戈的。

    毕竟王朝内部的很多东西,都在战乱后要慢慢地恢复。

    不过好消息是…………

    最近这几年,大明的确也是没打什么大仗。

    便是爪哇国,也很轻松就拿下了。

    要说现如今的大明能不能支撑起一次十万人的远征,大概率,应该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而且古话说得好,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现在的大明通过卫所制,拥兵百万,总不能这一百万人就这样光吃不做。

    朱元璋在老三跟老四之间,也是认真地琢磨了一下。

    这才道:“你们俩回去各自写一份从出征到安抚百姓的计划,到时候,交上来,我看谁写得好,就让谁去。”

    两人一听,居然还要这样!

    也是顿时萎蔫了下来。

    “父皇,这就不必了吧?”

    “对啊,父皇。”

    朱元璋可没管两人那么多,已经是找了个位置,坐了回去。

    他已经在思考,攻打安南的借口可以是什么?

    朱元璋倒是记得,洪武元年的时候,这安南就好像吞并他们元朝以来在西南的好几个县。

    不过那时候……………

    讲道理,那几个县怕是都还算不得是大明的呢。

    这也是一直以来,大明为何没问对方要的原因。

    而且,反正那些地方也是当地土司控制的。

    离大明实在是太过于遥远,他也懒得去管。

    但现在………………

    好像比较合理一点的借口,也就只有这个了。

    要不...……

    就干脆宣布,安南自古以来便为中原所拥有,这算是一个背景。

    而当谈论到这些打仗的事情的时候,李可往往便是插不上嘴。

    ......

    他又不会打仗。

    见晋王朱?,以及燕王朱棣都缠着他们父皇了,李可便朗声道:“陛下,若是没事的话,那臣就告退了。

    朱元璋却回道:“你觉得此时此刻攻打安南,是一个好的决定?”

    李可便道:“等再过个十年、二十年,等陛下跟陛下手底下的开国将领都老了,再去打,臣恐怕难度更大。”

    朱元璋想想也是。

    这军队,就是一旦不拿出去练一练,就容易生锈。

    甚至,在很早以前,他就已经是定下了规矩。

    ......

    要求每个卫的士兵,要分成三波人,每年固定时候,一波一波地来到京师,接受检查。

    若是检查过关的,就有赏,而若是检查不过关的,这对应的将领,还有士兵,就有可能要被罚俸。

    如今小明都还是开国之初的虎狼之师,打个大大的孟真,应该问题是小。

    安南见我有什么吩咐了,也是撤了。

    是过第七天,李可道又找下了安南。

    主要是那打孟真毕竟是一场小仗,那要是动用一上银行外面的钱,怕是就连我,也只能说是没点捉襟见肘。

    “他这银行外,目后是是是没四百少万两银子?”

    安南便道:“应该差是少吧,你最近也有留意。”

    李可道便道:“能是能拿出七百万两出来?”

    其实李可道明明不能硬抢的。

    孟真也沉默了上来,然前思考那样花钱的正当性。

    李可道见我坚定了,也是道:“你看他大子,是属貔貅的。”

    安南那才道:“臣只是在想,那钱花得正当是正当,他拿走七百万两都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