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很多网友,都不敢相信。”
“去年对面停止了对F-22生产线的资金支持,还计划拆除掉此生产线,就是认为咱们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拥有第五代战斗机。”宋振宇想起这件事,跟在大家后面淡笑着补充上一句。
杨威闻言则沉声道:“这会成为他们重大的战略失误。”
接下来又把目光放在宋振宇身上,把主动曝光一些信息的任务交代下去。
“那这件事就交给小宋你吧,你们年轻人,对网络这块比较熟悉。”
“好的杨总师。”宋振宇连忙回答。
心中的情绪波动,瞬间比刚才确定首飞还大。
没办法。
在全网认知还停留在歼10改的时候,发几张国产新型隐身战斗机的图片到网上,单是想想便让人兴奋。
关键这还是所里交代的任务。
直接光明正大。
这场例会差不多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当杨威宣布结束散会之后,大家均脸上挂着笑容起身走出会议室。
尽管下周的首飞才是关键,但经过这么多前期准备。
根本不需要担心。
每个人都有种成竹在胸的自信。
……
与此同时。
早上徐铭和陈璐,两人一起来到燕园,在食堂吃完早饭方暂时分开。
各自去各自的学院。
徐铭自从在镜春园有了办公室,待在理教楼那边的时间可谓直线下降,主要还是这边风景更好更宽敞。
“平展上同调虽然强大,它与复几何的联系,需要通过比较定理来桥接。”
“可惜这个桥接在上同调群层面是点对点的,并非是结构对结构……无法看到霍奇滤波。”
“Motivic上同调被称作终极理论,但其本身难以计算且同样不够精确,想真正完善增强构建新的框架,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
徐铭独自走在前往镜春园的路上,脑海里依旧在思考关于平展上同调的完善。
尽管连续数天的遇挫,对其他数学家而言,是再正常不过的情况,但有着构建多尺度解析筛法珠玉在前,使得徐铭感受到代数几何领域的难度。
只能说不愧是基础数学中的核心领域。
“看来一味的扑在代数几何上,短时间内难有进展。”
很快到达镜春园研究中心所在建筑处,徐铭心中暗自思索着有了决定。
既然眼下面对霍奇猜想遇到瓶颈,那么继续全身心投入照样难有什么进展。
毕竟很多时候,解决某项数学难题,更多是靠灵感。
说不定转到其他学科,凭借灵感湍流词条,就在不同学科思维碰撞下诞生出来新的思路。
特别基本只差临门一脚的物理和信息学科,也该是时候都将其提升到4级。
当然这也不是让他随便找个课题参与。
需要好好计划下。
正想着这点,刚走进一楼大厅,迎面便撞见一位比他大上几岁,戴着副窄边框眼镜的青年男人。
对方对此没有任何犹豫,立刻主动搭话问好。
“徐教授早上好。”
“早上好。”徐铭闻言微笑着点头回应。
话音刚落又询问道:“其他人都到齐了吗,等会来我办公室开个碰头会。”
“好的徐教授。”对方听到很高兴的说。
眼中闪过浓烈的探讨欲。
下秒便匆匆上楼,显然是去通知其他人去了。
徐铭对许逸阳不算陌生,对方从某方面来讲,是属于他的学长。
在燕大数院拿到硕士学位后,选择前往普林斯顿大学读博士学位,前两年毕业便加入了燕京研究中心,目前担任是研究员助理。
因主要擅长的领域,正是基础数学中的核心领域代数几何方向。
当研究中心正式成立霍奇猜想专项课题,拿来人员名单由他挑选时,便选了对方和另外两个人参与进来。
负责对徐铭提出的一些可行方法,进行验证确认。
能够提高效率减少研发周期。
至于所谓的碰头会,则是大家坐在一起,针对某些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这对于许逸阳他们,堪称是很不错的学习机会。
毕竟徐铭最擅长的领域虽并非代数几何,但很多思维和新颖的方法理论,都有着很高的价值和研究意义,甚至含金量不亚于专业的学术讲座。
可以说丝毫不夸张的讲,哪怕海外数学专家,都希望能有同徐铭交流的机会。
许逸阳等人正是明白这一点。
每次有碰头会的机会,都会牢牢抓住,格外的认真。
尽管几人年龄上都比徐铭大不少,但在数学上却是打心底里敬佩。
再讲燕大数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