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徐铭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且表示暂时没有外出进行交流访问的意向,使得国际上不少高校数学机构,都直接派遣相关人员过来交流学习。
无形中让燕大数院的地位和影响力,又提升了不少。
基本经常能看到新闻报道。
徐铭回到自己办公室,刚接了杯水,便听见外面响起敲门声音。
“请进。”
许逸阳和另外两个人推门进来,手中都拿着笔和推导数学常用的草稿本。
可能因为面对的是偶像,当今数论界权威,几人愣是显得颇为拘谨,身体颇为僵硬的站在那里,甚至比面对田纲院士的时候还要紧张。
徐铭抬眼注意到这幕,心里也是哭笑不得。
主要不管他在数论界取得了怎样成就,但年龄上却也才是二十出头,和刚毕业的大学生没什么太大区别。
肯定不适应老一辈的那种拘束氛围,探讨起来还不能随心所欲。
如今他是课题主导人,倒也不用顾及什么。
“都快坐吧。”
脸上堆出笑容,忙热情招呼大家坐下,随即特意给几人强调了几句。
“大家不用紧张,就当成是研究生小组间交流,有任何想法都可以提出来。”
“共同探讨才能及时查漏补缺。”
“好的徐教授。”许逸阳闻言点点头率先应声。
然后更是带头坐下。
不多时。
待徐铭看到,此刻氛围轻松下来,方根据目前的推导进度展开进行详细交流。
……
转眼将近两个小时过去。
徐铭他们这场碰头会,才算进入尾声,许逸阳几人皆是一副收获满满的样子。
“徐教授。”
“那我们下去就根据这个方向,尽快演算验证。”
“嗯。”徐铭再次点头。
随即目送三人离开,其身影消失在视野中,方垂眼重新把目光停留在桌面草稿纸上。
“想实现霍奇猜想,需在平展上同调体系基础上,创建出一个同时处理拓扑算术和过滤结构的框架。”
自顾自低喃句,下秒提笔继续展开相关推导。
伴随着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尽管课题进度没有什么明显的进展,但面板上依旧浮现了经验值提示信息。
——
【经过努力学习,你的[数学]水平提升了,获得经验值3点。】
【经过……】
徐铭整个人完全沉浸其中,直到肚子传来饿意,这才停下手上动作。
扭头看了眼时间。
“都已经到中午了吗?”
嘴里念叨句,正要掏出手机,询问陈璐那边有没有忙完约吃饭,却刚巧看到有人打进来电话。
不过在看到上面来电显示的姓名后,脸上表情闪过些许意外之色。
“咦~”
“是梁教授……”
梁占军来自空间技术研究院,当初他参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项目,通过深度学习开发出误差抑制补偿算法。
成功让北斗的定位精度,超过GPS。
在魔都进行实地定位实验的时候,因和梁占军教授有过交流便留了联系方式。
但中间除正常问候外,基本没什么其他的交流。
这时候对方突然打来电话,想着可能是有重要的事情便不再迟疑,连忙按下接通键询问起情况。
半个小时后。
燕大食堂某包间内,徐铭看向梁占军,和其身旁同属空间技术研究院的黄振海教授,主动开口询问具体情况。
刚才在电话里,他只知道梁教授来了燕大。
考虑到刚好正值吃饭时间,便索性约在了这里见面。
“这么久一直忙项目没机会过来,容我先恭喜徐教授在数学界打出名气。”
“连拿两项国际数学奖项。”
“最近连我们院,可都有不少人讨论你。”
梁占军并没有直接表明来意,反而对徐铭在数学界取得的优异成绩,补上了先前缺少的祝贺,整个人心里面多少有些复杂情感。
记得他刚见到徐铭时,便被其在编程算法领域展现的天赋惊住。
以数学本科生的身份,竟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误差抑制补偿算法,尤其还使用了并不怎么成熟的深度学习算法理论。
最终一举让北斗的定位精度,大幅度超过GPS。
得到国际GNSS服务IGS的认可。
连孙稼栋院士,都给出了天才中的天才,这番评价。
可万万没有想到,后面在编程算法领域,再没有听到徐铭有什么新的成果。
反倒是在数学界的名气越来越大。
刚二十出头的年龄,已然和他是一样的教授级别。
且在国际上都代表着权威。
可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