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往下说,看向眼前的主编抛出一个感到疑惑的问题。
“主编。”
“你说他这次是真的放弃数学,不再去证明七大世界数学难题中的霍奇猜想了吗?”
“我不知道。”阿尔伯茨摇摇头。
话音落下的瞬间,嘴唇微动多补充了一句。
“但像徐这样的天才,越是面对难题,越是会想尽办法将其解决。”
“他应该不会放弃霍奇猜想。”
“或许这次的诺奖级物理成果,是偶然间的发现。”
莱克把主编讲的话悉数听进耳中,对此持有着完全不同的意见。
在他看来这样一项开创全新概念的学术成果,必然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才有可能发现规律并完成验证。
纵然是天才,也很难在不经意间得到结论。
思维运转到这里,他略作迟疑,最终还是多讲了句。
“我反正觉得,他把天赋应用在物理中更好,七大世界数学难题可不是那么容易证明的。”
“继续研究下去,也是浪费自己的天赋。”
“好了。”阿尔伯茨打断莱克的话,“这些就留给物理界和数学界去探讨吧。”
“眼下我们要做的事,是尽快把喜讯传出去。”
最终在阿尔伯茨的安排下,这篇关于拓扑光子-等离激元耦合态理论论文,将会作为下期‘科学’期刊的封面正式对外公开发表。
……
徐铭在收到‘科学’期刊编委会的邮件回复,得知那篇论文被正式接受后,也第一时间把消息告诉了王其坤和唐亚愚这两位物理教授。
他们俩作为课题的核心成员,同样是挂名的,情绪上自然颇为高兴。
“这次我们两个人,可是又沾了你的光。”
燕大校园内,王其坤和唐亚愚,同徐铭一起前往办公室商议课题后续进展问题。
得知论文被接受的情况后,对徐铭表示感激。
虽说他们在此课题上没少出力实验,但哪怕是国内的物理院士,其课题成果想在‘科学’期刊上发表,照样不是件多么容易的事情。
若非徐铭提出等离激元耦合态理论,也不会有现在的学术成果。
“才只用了一个月时间,科学方面便接受了论文,这种效率可是非常高了。”
“看样子是对论文相当满意。”
“能有这份成果,可离不开两位教授制备材料。”徐铭听完王其坤和唐亚愚的话微笑着说。
相比两人脸上欣喜的神色,他本人对这个消息,算是比较平静。
毕竟对旁人而言,投稿国际顶级学术期刊,才一个月时间便被接受是难以想象的事情。可他过往在数学年刊上发表数学论文,审稿周期要比这个短的多,自然也就不怎么引起太大的情绪波动。
路上。
王其坤和唐亚愚,又提到奖金问题,以及后续论文发表对此事的报道。
要知道像科学自然这种国际顶级学术期刊,每能够在上面发表一篇论文,学校方面都是会有百万奖金颁发的。
至于宣传问题,则就更加容易理解。
如今国内数学界的地位,在徐铭的引领下,相比之前已经有了突破性提升。
然物理学界虽有杨老坐镇,却仍旧处于劣势,特别国人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纪录更是颗粒无收,正是需要大量物理学术成果提升权威性的时候。
眼下徐铭开创全新的基础物理,简直再合适不过。
不过反观徐铭,却未在这件事上过多讨论,随即到达办公室便商谈起课题的后续研究。
决定从理论方向的突破,转到实际应用范围,发掘拓扑光子等离激元耦合态理论应用前景,希望此项基础物理发现有朝一日,能够发挥出具体的实际应用价值。
很快来到月底。
就在最新一期‘科学’期刊发行的同时,国内燕京大学和箐华大学官方账号,以及华新社总台等媒体机构,纷纷发文庆祝物理领域新的学术成就。
当新闻很快登上热搜,对于绝大多数网友来说,完全处于蒙圈的状态中。
万万没想到,应该全力研究霍奇猜想的徐教授,怎么突然又有了物理上的成果。
且还是一项开创性的物理发现。
反应过来之后,纷纷跑到相关官方账号下,发布留言评论表示惊喜。
但对于徐教授这次是否真要放弃霍奇猜想,同样展开了激烈讨论持有不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