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粮到最后,李掌柜突然喊:“王家婶子家的麻袋不够了!” 众人凑过去看,王家婶子手里只拿了一个麻袋,还破了个小洞。“俺家的麻袋去年用坏了,没来得及做新的,” 王家婶子有点不好意思。王二愣子赶紧说:“俺家有多余的,拿两个给你!” 刘婶也说:“俺家还有个旧的,缝补好了,也给你!” 不一会儿,王家婶子就有了三个麻袋,笑着说:“多谢大伙,不然俺家的粮都没处装!”
三、翻土遇石与补麻袋的互助忙
翻土到一半,王大叔突然喊:“犁头碰着硬东西了!” 众人跑过去看,深耕犁的犁头卡在土里,怎么推都不动。“怕是碰着石头了,” 公孙矩蹲下来,用手扒开土,果然露出块拳头大的石头,“石头在土里,冬播时种子扎不了根,得挖出来。”
秦国的张大哥赶紧回家拿了把小铁铲,王大叔扶着犁,张大哥往下挖,挖了半尺才把石头挖出来:“这石头沉得很,难怪犁头推不动!” 刘婶也过来,把挖出来的土填回坑:“土得填实,免得下雨积水。”
刚解决完石头,分粮那边又喊:“麻袋破了!” 原来是李家大哥的麻袋底裂了道缝,麦粒正往下漏。“俺家有针线,” 刘婶赶紧跑回家拿,绣娘也过来帮忙,两人一起缝,不一会儿就补好了。“缝得牢,再装五十斤都没问题!” 李家大哥拎着麻袋,笑着说。
小石头也没闲着,帮着把挖出来的石头搬到田埂边,还学着刘婶的样子,用稻草把石头围起来:“这样石头就不会滚回田里了!” 王大叔看着小石头,笑着说:“小石头真能干,明年翻土时还来帮忙!”
“俺家还有旧的稻草,能帮着围石头!” 西头的张婶扛着稻草跑过来,小石头赶紧接过来,和张婶一起围:“张婶你看,围得像个小圈圈!” 张婶摸着小石头的头:“可不是嘛,小石头真会干!”
过了小半个时辰,石头挖完了,麻袋补好了,分粮还在继续,翻土也没停。王二愣子擦了擦汗:“还是大伙一起想办法快,这要是单家单户,得忙到天黑!”
四、种子选优与冬播规划的巧法子
收尾到下午,粮分完了,农具装好了,土也翻了大半,列国的人又忙着 “选冬播种子” 和 “做冬播规划”。楚国的刘婶把种子筐搬到空地上,小石头拿着筛选勺,一勺勺筛:“空壳的漏下去,饱满的留下来,这样冬播的苗才壮!”
秦国的张大哥拿过分粮量斗,往种子筐里量了十斤:“这十斤种子够种半亩地,明年春天就能收早粮。” 鲁国的王大叔也拿着深耕犁,在翻好的土里画了条线:“这边种小麦,那边种油菜,中间留条道,浇水方便。”
公孙矩拿着纸笔,把冬播规划画下来:“十月初播种,播前再翻次土;十一月浇次水,别让种子冻着;明年二月施肥,苗长得壮。” 他把画好的规划递给众人:“按着这个来,冬播准顺!”
阿柴在旁边给深耕犁上油,把犁头和犁杆都擦得亮闪闪:“犁上了油,冬天放在棚里不生锈,明年翻土时还好用。” 刘婶也把筛选好的种子装进布袋,袋口系了个结:“种子装在布袋里,放在阴凉处,别受潮。”
“俺家的种子不够,能借你家的匀点不?” 南头的赵婶过来问。刘婶赶紧拿出半袋:“拿去用,明年收了粮再还就行!” 赵婶接过种子,笑着说:“多谢刘婶,明年俺一定还!”
教书先生拄着拐杖走来,看着翻好的土和筛选好的种子,笑着说:“春种夏收,秋收冬藏,你们这收尾做得妥,冬播规划得细,明年准又是好收成!” 他指着分粮量斗:“这量斗分的不光是粮,更是人心;这农具养的不光是家伙,更是念想;这土地翻的不光是土,更是希望啊!”
五、收尾小聚的热闹情
收尾完,杂院要办 “收尾宴”,列国的人都动起来。王二愣子杀了只养肥的鸡,刘婶摘了院里的新鲜青菜,王大叔煮了新收的豆子,绣娘蒸了麦糕,摆了满满一桌子。
“咱这宴得叫‘妥收宴’,” 王二愣子举着碗,声音洪亮,“粮分了,农具装了,土翻了,冬播规划了,这才算真的收完粮!” 公孙矩也举着碗:“今年大伙一起忙,从育苗到收割,再到收尾,没落下一样,明年咱还这么干!”
李掌柜端着麦糕过来,分给大伙:“尝尝新麦做的糕,甜得很!明年冬播,咱还一起选种子、翻土地,人多力量大!” 小石头也举着小碗,碗里装着麦糕:“明年俺要帮着翻土、筛种子,还要学耕地!”
“好!” 大伙都应着,笑声、说话声、碗碟碰撞声缠在一起,飘出杂院老远,连老槐树上的麻雀都落下来,叽叽喳喳的,像是也在贺收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六、岁月里的新耕盼
芒种后的第十天,收尾的活儿全妥了,分好的粮堆在各家粮仓,归整的农具摆在杂院棚里,翻好的土地透着新土香,筛选好的种子装在布袋里。列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