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 第543章 昆仑五十年,全员冲击凝脉巅(第一阶段?上?1)

第543章 昆仑五十年,全员冲击凝脉巅(第一阶段?上?1)(1/4)

    昆仑巅的灵韵晨雾如轻纱般笼罩着修炼场,姜小雨立于高台之上,淡紫色修仙长袍在灵韵微风中轻扬。

    她周身萦绕的元婴巅峰仙元沉稳如深潭,既无学员的青涩,也无过度外放的张扬 ——

    百日适应期结束后,她便以指导者身份,接过叶尘赋予的重任,带领从学员中精挑细选的 1000 人 “凌霄队”,开启千年计划第一阶段的修炼征程。

    “未来 50 年,我们的目标清晰且唯一:全员突破至凝脉境巅峰。”

    姜小雨的声音通过仙元传遍凌霄队队列,目光扫过下方身着统一灵韵修行服的学员,

    “修仙之路如登梯,锻体为基,聚气为阶,凝脉为桥,一步都不能虚浮。

    昆仑巅灵韵丰沛,但若根基不牢,后续筑基、金丹乃至更高境界,都将是空中楼阁。”

    话音未落,叶尘九人的身影在修炼场边缘的灵韵中显现。

    苏晴手持一卷淡金色灵韵图谱,抬手将其投影在半空:

    “这是凝脉境修炼全景图,标注了各境界核心要点与昆仑适配修炼区 ——

    前 10 年主攻锻体,中 20 年深耕聚气,后 30 年全力冲击凝脉。

    姜小雨会根据你们的进度动态调整计划,我们九人也会每月巡查,为你们解答修炼难题。”

    柳若璃补充道:“锻体需借灵韵强肉身,聚气要引灵韵入丹田,凝脉则需通经脉筑循环。

    三者环环相扣,你们要多与姜小雨沟通,切勿闭门造车。”

    姜小雨抬手结出 “启灵印”,淡紫色仙元注入修炼场地面,青金色灵韵光纹顺着学员队列蔓延开来。

    1000 名学员整齐盘膝而坐,掌心向上承接灵韵,昆仑巅 50 年冲击凝脉境巅峰的修炼,正式拉开序幕。

    前 10 年:锻体境 —— 灵韵淬体,筑牢肉身根基

    锻体境是修仙之路的第一道门槛,核心在于用灵韵打破凡俗肉身桎梏,强化筋骨、脏腑与感官,为后续容纳灵韵、运转元气打下基础。

    昆仑巅的 “灵韵淬体区” 专为此时打造,区内灵韵经阵法转化为 “温和淬炼属性”。

    既能深度渗透肉身,又不会伤及未发育完全的经脉,是锻体的最佳场所。

    1. 灵韵淬体池:唤醒肉身潜藏潜能

    锻体初期,学员每日需在 “灵韵淬体池” 中浸泡 4 个时辰。

    淬体池的灵韵浓度是凡界的 3 倍,池底铺着昆仑特有的 “淬体灵草”,其根系能释放出细微灵韵粒子,加速灵韵向肉身深层渗透。

    来自河南的陈默,初入淬体池时,只觉灵韵如细密的冰针,扎得皮肤发麻刺痛 ——

    他在凡界是写字楼白领,常年久坐少动,肉身基础远逊于其他学员,初次接触灵韵淬体难以适应。

    “陈默,放松肩颈,放缓呼吸,想象灵韵是温水,顺着毛孔钻进体内,滋养每一寸肌肉与骨骼。”

    姜小雨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同时一道淡紫色仙元轻轻包裹他的躯干,像一层保护膜,引导灵韵以更温和的节奏渗透。

    陈默按指引调整,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吸气时感受灵韵顺着鼻腔流入胸腔。

    呼气时让灵韵顺着血液流向四肢,渐渐的,刺痛感消退。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身舒畅的暖意,原本僵硬的肩颈也慢慢放松下来。

    日复一日的浸泡中,学员们的肉身逐渐发生蜕变。

    来自新疆草原的阿合买提,本就有牧民的强健体魄,经灵韵淬体后,手臂肌肉线条愈发紧实,一拳能轻松打碎修炼场边缘的青石板;

    来自上海的张颖,原本纤细的身躯变得柔韧有力,腾跃时能在空中停留近半盏茶时间,肉身的柔韧性与爆发力较凡界时提升了 4 倍;

    来自西藏的卓玛,常年在高原生活导致的手脚冰凉症状,也在灵韵滋养下逐渐消失,指尖开始泛出淡淡的健康光泽。

    10 年淬体期结束时,凌霄队全员肉身强度均达到 “锻体境巅峰标准”——

    皮肤能抵御凡界普通刀剑的划刺,力量、速度、耐力较凡界时提升 5 倍以上。

    部分天赋突出的学员,甚至能凭借肉身力量搬动修炼场的小型灵韵石块。

    姜小雨看着学员们挺拔的身姿,满意点头:“肉身根基已牢,接下来,我们进入聚气境,学习引导灵韵入丹田。”

    2. 灵韵基础拳术:以练代养,强化肉身协调

    仅靠淬体池浸泡,不足以完全激发肉身潜能。

    姜小雨结合凡界武术与修仙基础,创编了 “灵韵基础拳术”,共 18 式。

    每一式都需配合灵韵运转,旨在通过招式演练,强化肉身协调性与灵韵掌控力,为后续聚气境引导灵韵打下基础。

    拳术第一式 “灵韵冲拳”,要求学员出拳时将灵韵汇聚于拳峰,以拳带韵,增强出拳威力。

    来自澳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