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印证,对权力斗争的残酷与微妙,有了前所未有的直观认识。
十月十五,一份相对完整的新朝初期人事安排及首要政令的摘要,被送到了李凌案头。齐王刘襄已初步搭建起以原齐国官僚和部分投诚长安朝臣为核心的班底,灌婴则牢牢掌握着军事大权。新朝发布的第一批诏令,主要是宣布大赦天下(附逆者除外)、安抚百姓、犒赏联军将士,以及……传檄各地诸侯、郡守,令其各安其位,恭奉新朝,并即刻入朝觐见新君!
“来了。”李凌看着诏令中“即刻入朝觐见”的字样,嘴角泛起一丝冷峻的笑意。他拿起早已备好的那道表文,对周勃道:“勃兄,可以发出了。用六百里加急,直送长安……长乐宫。”
“那入朝觐见之事?”周勃问。
“回复嘛……”李凌沉吟片刻,看了一眼身旁目光炯炯的儿子,缓缓道,“就说,北地靖王李凌,闻新君登基,欢欣鼓舞,本应即刻入朝面圣,以尽臣节。然,朔方残虏、匈奴胡骑,近日常有异动,边情紧急,实不敢片刻离镇。恳请新君体谅边臣之苦,准臣暂留北地,整军备武,以固西陲。待边境稍安,必当亲赴长安,叩谢天恩!同时,为表忠心,特献上骏马百匹,毛皮千张,以助军资,同贺新禧!”
“王爷此回复,情理兼备,软中带硬,甚妙!”周勃赞道,立即去安排。
李凌转向李玄业:“业儿,你看,这便是‘待价而沽’的第一步。我们恭顺地递上了橄榄枝,却也明确地划下了‘暂不入朝’的底线。接下来,就要看长安那位新君,如何接招了。而我北地,要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继续强大自身。唯有自身足够强大,方有在这新棋局上落子的资格!”
“儿臣明白了!实力,永远是最大的话语权!”李玄业重重地点头,眼中闪烁着领悟的光芒。
长安惊变,旧朝覆灭,新朝初立。而远在西北的北地郡,在靖王李凌的统领下,已然平稳地度过了政权更迭最初也是最危险的时刻,并以一种自信而审慎的姿态,开始了与新朝的打交道。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未知,但北地这艘航船,舵盘稳健,目标清晰,正乘风破浪,驶向那变幻莫测的未来。
【史料记载】
* 官方史·汉书·高后纪:“(高后)八年(应为前少帝四年之误,按本书设定为前188年)秋,齐王襄、太尉灌婴入长安,诛诸吕,迎立代王。”
* 家族史·始祖本纪:“后少帝元年十月,长安陷,伪帝殁,齐王襄立。凌公静观其变,纳世子议,缓图归顺,婉拒征召,北地晏然。”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神器易主,上帝稳坐西陲,圣嗣参议大计,圣域安如磐石。”
* 北地秘录·凌公应对长安变:“长安易主,李凌沉着应对,以静制动,世子预谋略,北地于鼎革之际独善其身,根基愈固。”
(第三百五十四章 完)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