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君将信将疑,勉强带上毛遂。
哪知正是这根最不起眼的“钝锥”,在楚王章华台华丽上演战国顶级嘴炮暴击。
平原君与楚考烈王从朝议到日中,口水几乎说干,楚王仍犹豫观望,仿佛与赵国结盟是件高风险投资似的。
就在平原君面露焦灼之时,毛遂手按佩剑大步踏阶而上,声音清朗激荡:
“合纵利害,三言两语可决!今日日出而言,日已过午未定,何也?”
楚王被这突然登堂的无名小卒惹怒:“退下!寡人与汝主议事,何须小卒插嘴!”
手按剑柄,意甚轻蔑。
毛遂却一步不退,冷笑出声:
“王仗楚国之众尔!今十步之内,王之命悬于毛遂之手!吾主在前,汝呵斥为何?!
且吾闻昔日汤以七十里王天下,文王以百里臣诸侯,岂依兵多将广哉?因识时务明大势矣!
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然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秦卒一战破楚鄢郢,再战焚夷陵,三战辱及先王!
此乃百世之仇,赵国亦为之不平!楚王竟无羞耻之心乎?合纵者,为楚雪耻,非独为赵!”
这番话如暴雨梨花针,字字戳心、句句见血!
楚王听得脸色由红转白,由白涨红,终被激得拍案而起:“唯先生之言是听!”
当场歃血定盟。殿前卫士被斥退那一刻,平原君看毛遂的眼神只剩下敬畏——
这哪里是钝锥?
分明是一把藏于鞘中的惊天名剑!
信陵君“窃”符救赵——偶像剧都不敢这么拍!!
邯郸城头日夜浴血,平原君从楚国搬回救兵的承诺还在路上,可远水怎解近渴?
秦军攻城日急,城门已然出现裂隙。
另一线救赵的关键落在魏国,更确切地说,落在那位有战国第一君子之称的信陵君魏无忌身上。
他的姐姐是赵国平原君夫人,连封求救信都字字泣血:
“公子高义,纵不念无忌,独不怜妾姊耶?城破,赵氏如何存?妾何以偷生?”
信陵君心如火烧,一次次向兄长魏安厘王求情。
可安厘王早被秦王使者那句“秦必先灭赵后图魏”恐吓拿捏,虽派出晋鄙领军北进,却密令屯兵邺城,作壁上观。
信陵君急得焦头烂额:“晋鄙大军不动,楚军未至,邯郸危在旦夕!莫非要我坐视赵亡?”
他召集百余门客,准备飞蛾扑火般直闯秦营,以死博义。
行前气氛悲壮,有门客提醒他何不向曾为知己的死士侯嬴告别?
信陵君恍然猛醒,立刻调转车头去见年迈隐侯嬴。
侯嬴扶杖立于破屋柴门前,听罢信陵君自殉壮举,仰天哑然失笑:
“公子养士数千,临危竟只能孤身赴死?这养士有何益处?”
他随即目光炯炯地压低声音:
“老夫有一计,非死士可成,需勇猛无畏之女子方可施为。晋鄙虎符在君侯卧内,而能近其者,独如姬也。
如姬父仇,君侯为报三年,君所求,如姬万死以报!公子只需一言,如姬定能窃符而至!”
果然,当夜,美艳如花的如姬便怀揣冰冷的调兵虎符送到信陵君手中。
可侯嬴再献铁血智谋: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纵有虎符,晋鄙若生疑验问,大事休矣!
臣请客力士朱亥随行,晋鄙听命则罢,若不听,即诛之!”
当信陵君车驾驰抵邺城魏军大营,高举虎符喝令晋鄙进兵时,这位沙场老将果然惊疑:
“此等大事,君侯岂无密旨相示?仅此符为证?”
话音未落,朱亥袖中四十斤铁椎骤然暴起!
一锤重重落在晋鄙头颅上,刹那颅骨碎开。
信陵君持虎符登台,集结三军,声震旷野:“父兄战死于长平者众!今日随我解邯郸围!有畏缩不前者,斩!”
八万魏甲洪流滚滚开拔,直扑邯郸。
后来他更是截留当地粮草以补给邯郸,彻底切断了秦军后路与补给来源。
一套操作狠辣果断,简直匪夷所思,后世诸多“孤胆英雄片”都不敢这般编排!
大难不死赵王心——记吃不记打!
秦军被联军内外夹击,伤亡惨重。
邯郸城下鼓声震天,魏楚两军旗帜鲜明与赵军合流,如三股炽焰熔岩从三面冲刷着惊恐的秦军大阵!
联军杀声撼天,秦军主帅郑安平被迫率两万人下跪投降,秦军雪崩般溃退。
当平原君引着楚国部队、信陵君带着八万魏军踏入邯郸城门,满城爆发出哭嚎与欢呼交织的巨大声浪。
赵孝成王亲自出宫门跪迎:“公子活赵之恩,存亡骨肉之情,赵国没齿不忘!”他泪水滂沱。
此刻邯郸城内,家户供奉香烛的缭绕烟火与瓦砾下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