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历史脱口秀:从三皇五帝到溥仪 > 第103章 战国第一败家子:赵孝成王与他的坑爹表演艺术

第103章 战国第一败家子:赵孝成王与他的坑爹表演艺术(2/4)

    溃退、诱敌、迂回、包抄……一系列致命动作行云流水。

    一堵堵沉默的玄甲壁垒如地狱之门重重落下,将四十五万意气风发的赵军封于狭长山谷。

    他们正满怀憧憬地一头撞进了白起精心布置的铁血口袋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昔日奔腾咆哮的赵军顿时成了被堵在笼中的困兽。

    赵括此刻才如梦初醒——纸上指点江山易,战场生死棋局险啊!

    他终于理解了父亲临终的叹息:“为将者,不可轻谈兵事!”只可惜这份领悟来得太迟、太疼。

    数次强行突围,均被秦军无情箭矢与锋利戈矛打回,赵军热血染红了荒坡。

    粮道断绝,军营中粮草日渐告罄,饿得发疯的士兵竟开始宰食战马。

    马匹没了,绝望便如病毒蔓延,有人开始悄悄啃噬同伴冰冷躯体。

    营区已然化为人间地狱,哀嚎哭叫彻夜不息。

    赵括被乱箭洞穿坠马的那一刻,眼中最后倒映的,大概不只是血雾弥漫的破败军营。

    他可能想起了离开邯郸前向母亲展示自己的新帅印时的踌躇满志!

    想起了年轻时在沙盘前推演战术的意气风发,也想起了父亲赵奢曾在深夜灯下。

    指着地图警告他:“战场瞬息万变,纸上谈兵易,带兵赴死难啊!”

    这沉甸甸的领悟,此刻伴着穿透身体的箭矢,化为死亡的冰冷寒意。

    主将毙命,赵军彻底崩溃。

    余下的数十万疲惫绝望的赵卒,在血腥味弥漫的空谷中跪地投降。

    那一刻,他们大概还怀着一丝生还的侥幸,毕竟投降敌国在那个时代并非罕见,活着总比横尸山谷要好得多。

    然而他们远远低估了“人屠”白起的无情。

    这位秦国武安君凝望着山野中密密麻麻、垂头丧气的降卒,眼神比太行山的寒冰更彻骨。

    他缓缓吐出冰冷命令,声音不大,却如丧钟长鸣:“新占上党,人心未附;赵卒众多,一旦哗变,断我归秦路。”

    他语气中毫无波澜,“尽坑杀之,以慑天下!”

    当第一锹土带着刺鼻腥气劈头盖脸压下来,当最前排的士兵瞬间坠入坑底被活活挤压时,凄厉的惨号刹那割裂长空。

    哭声、咒骂声、绝望的哀嚎,最终被厚厚的泥土无情碾碎,沉入永恒的黑暗。

    坑杀之声整整三日不绝于耳,直至四十余万条生命化为死寂。

    长平之谷从此成为千古炼狱的代名词,堆积的人骨灰烬几可填平汾河支流。

    亡命之徒——秦昭襄王杀红了眼!

    长平惨胜之后,秦军犹如吸足血的猛虎非但未露倦意,反而目光狰狞地锁定下一个猎物——邯郸。

    秦昭襄王在咸阳宫抚摸着长平送来的捷报竹简,眼神灼热滚烫!

    仿佛已经透过地图触摸到赵国都城宫墙上的瓦片:“一鼓作气!白起!给寡人踏平邯郸城!灭赵!”

    前线军营内,白起却裹着厚裘咳嗽不止,面对使者强撑病体直言:

    “邯郸坚城,非长平空谷。经长平血战,秦卒折损过半,已是强弩之末。

    诸侯知赵惨状,惧秦如惧虎狼,必合力援赵!此时强攻邯郸……”

    “一派胡言!”

    使者带回的消息惹得秦昭襄王大怒,玉简猛地拍断案角:“吾秦锐士横扫天下!白起怯阵,坏寡人大事!”

    他断然撤换白起,命王陵领兵急攻邯郸,甚至强令抱病的白起同行。

    邯郸城下,秦军日夜猛攻,冲车撞得城门轰鸣如雷,飞石箭雨不断倾泻在城头。

    而此刻邯郸城内,家家皆挂孝,户户闻悲声。

    长平血仇未雪,秦军已然兵临城下!

    赵王早已失却长平时那股指点江山气焰,唯有泪眼婆娑在朝堂上哀告:

    “天欲绝赵乎?长平子弟的血还温着……如今贼又逼我门户,何人能救寡人!何人能救邯郸!”

    此刻的他,完全是一个孤雏般濒临崩溃的君王。

    面对黑云压城般的秦军,赵国真正到了命悬一线的境地。邯郸危矣!

    外交鬼才毛遂——嘴炮输出暴击翻盘!

    平原君赵胜受赵孝成王凄惨托付,肩负求援存亡使命。

    他原指望挑选二十位门客同行,既有文采斐然之徒,又有剑术高超之辈,组成豪华外交使团。

    偏偏挑到十九人时卡住了。

    此时,角落里一个不知名门客毛遂径直走向前,主动请缨:“君上既缺一人,何不将我毛遂装满此行?”

    平原君打量眼前这个衣衫陈旧、毫无显赫事迹的男子,皱眉摇头:

    “贤士处世,如锥处囊中,其末立见。先生在我门下三年,未见丝毫锋芒……”

    这话就差明说“你算哪根葱”了。

    毛遂傲然一笑,目光灼灼:“那是您从未将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