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是觉得,主管道的法兰盘这里,铆钉间距得再缩小半寸。” 老周率先开口,声音沙哑却坚定,他用粗糙的指尖点着图纸上标注的 “四寸间距”,“上次就是这里崩的,虽然这次用了热铆,可多一颗铆钉,就多一分保险。” 他的手指划过图纸上的红笔批注,那是之前叶梦珠标注的 “现有间距已满足强度”,此刻却带着不确定 —— 上次的教训,让他对 “安全” 二字有了近乎偏执的追求。
李铁拐拄着拐杖,身体微微前倾,目光落在法兰盘与筋板的连接处:“老周说得对,不过光缩间距还不够。你看这里 ——” 他用拐杖头指着筋板与法兰盘的焊接点,“上次的焊缝太窄,这次得加宽到一寸,还要用‘鱼鳞焊’,让焊缝跟筋板咬得更紧。不然蒸汽压力一上来,筋板容易跟法兰盘脱开,那咱们这加固就白做了。”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焊接的动作,眼神里满是对工艺的较真 —— 作为负责锻造的老匠人,他比谁都清楚焊缝强度的重要性。
叶梦珠立刻拿起炭笔,在图纸上标注 “焊缝加宽至一寸,采用鱼鳞焊”,笔尖划过纸张发出 “沙沙” 声。她抬头看向王皮匠,语气带着询问:“王师傅,密封垫这边,三层复合结构的厚度确定了吗?之前测试时,你说石棉布浸油后会膨胀,会不会影响法兰盘的贴合?”
王皮匠闻言,立刻从怀里掏出一小块样品 —— 那是用石棉布、铜丝网和浸油麻线制成的迷你密封垫,他小心翼翼地放在图纸上:“叶工放心,我早算过了!每层石棉布浸油后会膨胀半分,三层加起来就是一分半,我特意把密封垫的初始厚度做薄了两分,膨胀后刚好能填满法兰盘的缝隙,还能保持弹性。” 他用手指捏了捏密封垫样品,展示着它的柔韧性,“而且我在铜丝网里加了细铜丝编织的网格,既能增强抗拉性,又不会影响密封,上次那种被蒸汽冲烂的情况,绝对不会再出现!” 他的语气带着十足的自信,这是无数次试验换来的底气。
负责热铆的老张突然皱起眉头,指着图纸上的应急泄压阀:“这应急阀装在锅炉顶部,是好说,可咱们怎么定期检查它有没有卡住啊?上次主阀就是因为长期没清理,里面结了水垢,差点没打开。” 这个问题让现场瞬间安静下来 —— 所有人都知道,应急阀是最后一道保险,若是因为无法检查而失效,后果不堪设想。
小张一直安静地听着,此刻突然小声开口:“张师傅,我有个想法 ——” 他的声音有些紧张,却带着年轻人的灵光,“咱们能不能在应急阀旁边装个小窗口,用耐热玻璃封住,平时能看到阀芯的状态,定期还能从窗口伸进去小刷子,清理里面的水垢?”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在图纸上比划着窗口的位置,眼神里满是期待。
老周眼前一亮,猛地拍了下桌子:“好小子!这主意好!” 他伸手拍了拍小张的肩膀,语气里满是赞许,“之前咱们光想着怎么加固,倒忘了‘方便维护’这茬。叶工,你赶紧把这个加上,窗口位置选在方便伸手的地方,玻璃要用最厚的耐热玻璃,别被蒸汽烫裂了。”
叶梦珠立刻在应急阀旁画了一个小方框,标注 “加装耐热玻璃观察窗,配可拆卸清洁口”,脸上露出笑容:“还是小张细心,这观察窗一装,咱们就能随时盯着应急阀,心里也踏实。”
讨论继续深入,当话题转到 “锅炉底部防护” 时,老周与叶梦珠第一次出现明显分歧。老周指着图纸上锅炉底部的空白处,语气强硬:“这里必须加一道防护钢板!上次蒸汽喷发时,底部管道也受了冲击,要是再加一层半寸厚的熟铁板,就算管道真漏了,也能挡住喷出来的蒸汽,不至于伤到人!”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钢板的覆盖范围,眼神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坚持 —— 上次两名工匠被蒸汽正面灼伤的画面,他始终无法忘记。
叶梦珠却轻轻摇了摇头,蹲下身,用炭笔在图纸上勾勒出锅炉的受力结构:“老周,我明白你的顾虑,但加半寸厚的熟铁板,至少会增加三百斤重量!锅炉底座的承重设计是按现有重量算的,额外加重量,可能会导致底座变形,反而影响稳定性。而且底部管道本来就有保温层,真要防护,也不用这么厚的板。” 她的声音很轻,却条理清晰,手里还拿着之前计算的承重数据纸条,上面密密麻麻写着数字。
“稳定性重要,人更重要!” 老周的声音提高了几分,手指重重敲在图纸上,“三百斤怎么了?咱们把底座的铸铁支架再加粗一寸,不就能扛住了?上次就是因为防护不够,才伤了人,这次绝不能再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