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明末隐龙 > 辕门刑典

辕门刑典(2/2)

伪券,转头发现无法使用,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家老小挨饿&bp;——&bp;这些画面,像针一样扎在他心上。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跪在地上的案犯,语气瞬间变得冰冷:“但天道昭昭,法理不容!赵文远勾结外敌,卖主求荣,用伪券搅乱蜀地经济;孙鹤年助纣为虐,抗拒抓捕,残害我军将士;他们的罪行,不仅害了百姓,更动摇了蜀地的根基!犯了错,就要付出代价;背叛了蜀地,背叛了百姓,就要用命来偿!”&bp;心中却在权衡:“斩立决虽显铁血,但在乱世之中,唯有重典,才能震慑宵小,让那些心怀不轨之人不敢再轻举妄动。若今日手软,他日必会后患无穷。”

    “首犯赵文远、孙鹤年,勾结外敌,伪造宝钞,扰乱民生,残害军士,恶贯满盈!依《蜀地战时律》‘通敌叛国者斩’‘抗拒王师者斩’之条,判&bp;——&bp;斩立决!即刻执行!”&bp;林宇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下达判决的那一刻,他的手微微收紧&bp;——&bp;他知道,这一声令下,两条人命便会终结,但他没有退路,为了那些因伪券受苦的百姓,为了那些为国负伤的军士,为了蜀地的安定,他必须这么做。

    “其家产全部抄没,充入府库!赵文远家中查获的三万两纹银、二十亩良田,孙鹤年的别院、商铺,一部分用于赈济灾民,在各州县开设平价粮铺,确保一两蜀锦券能买十斤糙米;一部分用于抚恤在抓捕中受伤的军士,以及因伪券倾家荡产的百姓&bp;——&bp;李阿婆、王二郎这些受牵连的人,都将得到补偿!”&bp;他补充道,心中盘算着:“抄没的家产虽不能完全弥补百姓的损失,但至少能解燃眉之急,让他们感受到一丝温暖,一丝希望。”

    命令下达,刽子手高高举起鬼头刀,“唰”&bp;的一声,两道寒光闪过。伴随着&bp;“噗嗤”&bp;的血肉分离声,赵文远、孙鹤年的人头落地,滚到高台边缘,鲜血瞬间染红了木板,顺着缝隙滴落在地上,形成一滩刺目的红色。

    林宇看着这一幕,面色平静,心中却没有丝毫快意,只有一种沉重的责任感:“这不是结束,只是开始。清除了这些蛀虫,还要面对经济危机、满清威胁、福建阴谋,前路依旧艰难。但至少,今日给了百姓一个交代,给了那些逝去的生命一个告慰。”

    台下爆发出震天般的欢呼,那个之前怒吼的老汉,激动得老泪纵横,对着高台连连作揖:“王爷英明!王爷为民做主!”&bp;林宇看着台下的欢呼,脸上没有丝毫笑意,心中暗道:“百姓的欢呼,是信任,也是压力。我若不能兑现承诺,不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今日的欢呼,他日便会变成失望的咒骂。”

    他再次开口,声音依旧沉稳:“诸位百姓,斩了赵文远、孙鹤年,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本王会下令:第一,加大新版蜀锦券的发行,新版券采用三层防伪&bp;——&bp;新增水印、火漆印、暗纹,确保无法伪造;第二,开放蜀地五大官仓,即日起至下月,每日向百姓供应平价米、平价盐,每人凭身份证明可购米五斤、盐半斤;第三,加强对商行、票号的监管,凡发现流通伪券者,一律严惩不贷!”

    “本王不敢保证,蜀地立刻就能太平无事,也不敢保证,大家马上就能过上好日子。但本王向大家承诺,会用尽全力,肃奸锄恶,稳定经济,抗敌保境,让大家能有一个安生的家,能有一口安稳的饭吃!”&bp;说这话时,他的目光坚定,心中充满了决心:“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无论面对多大的敌人,我都要守住蜀地,守住这一方百姓,守住复兴华夏的希望。”

    日上三竿,刑场的血迹被黄土掩盖,百姓们渐渐散去。林宇站在高台上,望着百姓们离去的背影,眉头微微皱起。刘子墨上前,低声道:“王爷,刑典已毕,民心暂时安定下来了。”

    “暂时安定,不代表永远安定。”&bp;林宇叹了口气,心中满是忧虑,“杀了赵文远、孙鹤年,能震慑宵小,却不能彻底解决经济危机;能凝聚一部分民心,却也可能让旧势力更加隐蔽地反扑。那个福建高手还没开口,福建方面是否还有其他内应?满清的威胁也近在眼前,范文程回去后,皇太极会不会立刻派兵来犯?”&bp;他顿了顿,语气变得坚定,“传我命令,立刻组织人手清点抄没家产,三日内必须将平价粮铺开起来;同时,提审那个福建高手,动用暗堂的审讯手段,无论用什么方法,都要撬开他的嘴,查清福建的全盘计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