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工坊内,灯火通明却异常安静,只有笔尖划过厚棉纸的&nbp;“沙沙”&nbp;声、偶尔爆发的争论声,以及远处铁匠铺传来的零星锤击声。巨大的楠木桌案占据了房间的中心,上面铺开着数张用桑皮纸裱糊的厚棉纸&nbp;——&nbp;那是&nbp;“镇远级”&nbp;战舰的初步设计草图,纸张边缘已被无数次翻阅磨出毛边,上面用炭笔、朱砂、墨汁标注着密密麻麻的线条、尺寸与注释,与&nbp;“破浪级”&nbp;战舰的设计图摆在一起,差异一目了然“破浪级”&nbp;更侧重&nbp;“试水”,船体线条简洁,武器以传统舷炮为主;而&nbp;“镇远级”&nbp;的图纸上,船体更宽、更深,甲板中央突兀地出现一个圆形结构,船底的龙骨线条加粗了近一倍,处处透着&nbp;“攻坚”&nbp;的野心。
“主炮的位置,绝不能再沿用固定舷炮的老路子。”&nbp;叶梦珠站在桌案旁,身着一身便于行动的粗布工装,袖口挽起,露出小臂上几道浅浅的疤痕&nbp;——&nbp;那是上次调试蒸汽机时被蒸汽烫伤的痕迹。她手中握着一支炭笔,指尖重重落在图纸中心那个直径近三丈的圆形结构上,眼神锐利如刀,“固定舷炮的射界只有九十度,遇到灵活的敌船,我们只能被动转向,等于把软肋暴露给敌人。‘镇远级’要做的,是让最重的‘拳头’能打到任何方向的敌人,所以,必须采用旋转炮塔!”
她俯身指着图纸上的标注,声音清晰而坚定“这个炮塔,要能三百六十度旋转,俯仰角控制在负五度到正三十度,既能平射打击敌船水线,也能仰射压制甲板。内部要容纳四门二十四斤重炮,弹药舱直接连通炮塔底部,减少装弹时间。”
话音刚落,负责船体结构的工程师老秦便皱起了眉头,他伸手推了推鼻梁上用铜丝固定的旧眼镜,指着图纸上炮塔与船体连接的部位,语气带着担忧“叶监造,您的想法太大胆了。且不说这么大的旋转炮塔有多沉,单说它与船体的连接&nbp;——&nbp;要承受主炮发射时的后坐力,还要保证旋转时的稳定性,水下的平衡更是难办。一旦配重失衡,船身很可能倾斜,甚至翻沉。”
旁边几个年轻的工程师也纷纷点头,有人补充道“还有旋转机构,普通的齿轮根本扛不住这么大的重量,万一在海战中卡住,炮塔就成了活靶子。”
“难题就是用来攻克的!”&nbp;叶梦珠毫不退让,伸手拿起桌上的一个木质齿轮模型&nbp;——&nbp;那是仿照水利翻车的齿轮缩小制作的,“用最好的精铁锻造齿轮,齿面要经过淬火处理,增加耐磨性;配重方面,我们计算出炮塔的重量后,在船底对应位置加装可拆卸的铸铁配重块,根据海况调整;旋转机构参考水利翻车的联动原理,把齿轮放大三倍,再用铜制轴承减少摩擦。”&nbp;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带着一种感染人心的力量,“我们现在面对的,是荷兰人的坚船利炮和郑芝龙的海上封锁,守着老规矩,就是等死!必须敢想、敢试,哪怕失败一百次,只要成功一次,就是突破!”
众人沉默了片刻,老秦率先拿起图纸,仔细研究起炮塔的结构,语气缓和下来“那我们先做个缩小比例的模型,测试旋转机构和配重平衡,再逐步放大。材料方面,我去跟陈墨大人申请,优先供应精铁。”
一场关于炮塔的争论刚告一段落,另一处关于动力系统的讨论又激烈起来。负责蒸汽机研发的小吴,手里拿着一张写满公式的纸,满脸焦急地说道“‘镇远级’的船体比‘破浪二号’重了近一倍,再加上旋转炮塔,现有的蒸汽机功率根本不够,至少要再提升三成,才能保证航速不低于八节,否则就算炮塔再厉害,也追不上敌人,更别提逃跑了!”
“提升三成?简直是疯了!”&nbp;负责锅炉的老周立刻反驳,他黝黑的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现在的锅炉压力已经到了极限,安全阀每天都要跳好几次,再提升压力,锅炉随时可能爆炸,上次试航,‘破浪一号’的主轴就是因为压力过大才变形的,你忘了?”
小吴也急了,他指着纸上的公式,声音提高了几分“我没忘!但我们不能一直用老锅炉!林大人之前提过‘水管锅炉’的概念,虽然只是几句话,却指明了方向!”&nbp;他快步走到桌案旁,拿起一支墨笔,在图纸空白处画了一个简单的锅炉示意图,“传统的火管锅炉,是在锅炉里装几根大火管,热量传递慢,压力也不稳定。我们可以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