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大火管分成无数根小水管,让火焰在水管外燃烧,水在水管内流动,这样受热面积能增加三倍,热效率自然提升,压力也更稳定,爆炸风险反而降低!”
“可我们连水管锅炉的图纸都没有,怎么造?”&nbp;有人提出疑问。
“没有图纸,就自己画!没有工艺,就自己摸索!”&nbp;叶梦珠走过来,在小吴画的示意图上添了几笔,“我们先做一个小型试验锅炉,用铜管代替铁管,测试受热效率和压力稳定性。工匠们已经能锻造精密的齿轮,就一定能做出合格的水管。试!必须试!哪怕炸掉十个试验锅炉,也要把这条路走通!”
工坊内,争论声此起彼伏,却没有一丝消极的抱怨。有人蹲在地上,用木炭在石板上计算着炮塔的配重公式;有人拿着齿轮模型,反复摆弄着,研究如何改进联动结构;还有人抱着厚厚的《天工开物》和林宇留下的零散笔记,试图从古籍和只言片语中寻找灵感。没有现成的图纸可以参考,没有成熟的工艺可以借鉴,甚至连最基本的材料都要省着用&nbp;——&nbp;每一块精铁都要反复锻打,每一根铜管都要手工打磨,每一次试验都要记录下详细的数据,哪怕失败了,也要分析清楚原因。
深夜,工坊的灯火依旧亮着。叶梦珠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看着桌上那盏只剩下半截灯油的油灯,灯光映照着图纸上那些越来越清晰的线条,也映照着周围工匠们同样疲惫却无比专注的脸庞。老秦和几个工程师还在争论炮塔轴承的材质,小吴则在一旁加热着一个小型铜管锅炉,准备进行新一轮的压力测试。突然,“嘭”&nbp;的一声轻响,铜管锅炉的安全阀跳了起来,蒸汽喷涌而出,小吴却兴奋地大喊“成功了!压力比之前提升了两成,而且稳定了半个时辰!”
众人立刻围了上去,看着压力表上稳定的数值,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只是一个微小的突破,却像在无尽的黑暗中,艰难地擦亮了一点火星。这点火星,微弱得仿佛随时会被风吹灭,却倔强地燃烧着&nbp;——&nbp;它照亮了工匠们布满油污却闪烁着光芒的眼睛,照亮了图纸上那些越来越惊人的设计,也照亮了这片被重重封锁的土地深处,那无数个不甘屈服、渴望用技术打破枷锁的灵魂。
叶梦珠拿起那张&nbp;“镇远级”&nbp;的设计草图,轻轻抚平上面的褶皱,心中充满了坚定。她知道,这条路还很长,还会有无数的难题、无数的失败,甚至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但只要这点点星火不灭,只要大家还敢想、敢试、敢闯,终有一天,这些图纸上的线条会变成真正的钢铁巨舰,带着蜀地的希望,驶向大海,焚尽一切封锁与枷锁,照亮万里海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