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魏砥 > 第344章 鼎足之势

第344章 鼎足之势(3/4)

。此外,再派能言善辩之士,前往泉陵,一方面重申盟好,一方面可试探与其划分荆南势力范围之可能,哪怕仅是缓兵之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刘备听罢,长叹一声:“也唯有如此了。但愿云长能顶住压力。”他望向东南方向,目光复杂。曾经的三方博弈,因孙权的急速坠落而骤然改变,一个更加强大、更具侵略性的对手,已然崛起。

    建业以西,邓艾大军势如破竹。

    在陆逊事先铺好的道路和心理攻势下,沿途关隘守将或望风而降,或稍作抵抗便即溃散。牛渚、采石等天险的轻易丢失,更是彻底击垮了建业守军残存的斗志。

    邓艾兵临建业城下,依陆逊之策,围三阙一,将主力置于城西、城南,水军封锁北面江域,唯独留下东面看似一条生路。巨大的攻城器械被推至阵前,投石车日夜不停地向城内抛射石弹和宣传檄文,提醒着城内军民“只诛孙氏,余者不问”。

    城头上,稀稀拉拉的守军面无人色,看着城外如同森林般的旌旗和如狼似虎的交州军士,握兵器的手都在颤抖。偶尔有几支忠孙部队试图出城逆袭,均被邓艾以绝对优势兵力无情碾碎。

    建业宫内,最后的时刻已然来临。

    孙权披头散发,身着早已不合身的铠甲,手持利剑,在空荡的大殿中狂笑:“来啊!逆贼!来杀朕啊!朕乃天命所归,江东之主!”(此处孙权已疯,设想自己为皇帝)

    孙弘领着几名官员和将领,跪伏在地,泣声劝道:“陛……陛下!大势已去,为保全城百姓,为保孙氏宗庙……请……请陛下暂息雷霆之怒……开城……开城纳降吧!”

    “投降?”孙权勐地转身,血红的眼睛死死盯住孙弘,“尔等也要背弃于朕?!”

    “陛下!非是臣等背弃,实在是……实在是无力回天了啊!”一名老臣以头抢地。

    就在这时,宫外传来震天的喊杀声和宫门被撞击的巨响。有内侍连滚爬爬跑来:“主公!不好了!叛军……不,交州军已攻破西城门!宫门……宫门也快守不住了!”

    孙权身体一晃,手中长剑“当啷”一声掉落在地。他茫然地环顾四周,昔日臣僚跪伏一地,宫外杀声震天,他真正成了孤家寡人。

    “哈哈……哈哈哈……”他发出一阵凄厉而绝望的狂笑,勐地转身,冲向殿后,那里,早已备好了火油……

    孙弘等人见状,互相对视一眼,不再犹豫,起身高呼:“快!快打开宫门!迎王师入城!保护……保护…额…陛下!”只是这“保护”二字,在此刻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建业西城门洞开,邓艾率精兵涌入城内,沿途几乎未遇像样的抵抗。残存的吴军或弃械投降,或四散逃命。邓艾下令严格约束军纪,禁止劫掠,迅速控制各处要冲,直扑宫城。

    当他率军赶到宫城时,只见浓烟滚滚,吴王宫的核心宫殿已然燃起冲天大火。孙弘等人捧着印绶和户籍图册,跪在宫门前请降。

    “孙权何在?”邓艾厉声问道。

    “陛……陛下他……他点燃了宫殿,恐……恐已罹难……”孙弘颤声道。

    邓艾眉头微皱,随即下令:“救火!搜索宫禁,生要见人,死要见尸!”他并不完全相信孙权会如此刚烈自焚。

    与此同时,文聘水军顺利攻克京口,彻底封锁了长江。陆逊在接到邓艾捷报后,亦从丹阳动身,星夜赶往建业。

    三日后,建业基本平定。那场宫城大火最终被扑灭,只在废墟中找出几具焦尸,难以辨认,孙权下落成谜(也可能金蝉脱壳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此为后话)。陆逊与邓艾在残破的宫门前汇合。

    看着这片熟悉的宫阙,如今大半化为焦土,陆逊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情绪,有痛惜,有怅惘,但更多的是一种旧时代被彻底焚毁,新时代即将诞生的释然与决绝。

    “陆都督,接下来……”邓艾看向陆逊。

    陆逊收敛心神,目光恢复清明与冷静:“立刻张贴安民告示,稳定秩序。清点府库,接收降官降将。传檄吴郡、会稽,令其速速归附。同时,八百里加急,向主公报捷!”

    “诺!”邓艾抱拳。

    翌日,朝阳初升。

    建业城头的“吴”字大旗被缓缓降下,取而代之的,是一面崭新的、迎风猎猎作响的“陈”字大纛,以及代表镇南大将军府的旌旗。

    旗帜更换的那一刻,城上城下的交州军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声音如同滚滚雷声,传遍整个建业,宣告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启。

    消息传回泉陵,州牧府内一片欢腾。陈暮接到捷报,并未如众人般狂喜,他只是轻轻抚摸着报捷文书上“建业克复”四个字,目光却已越过江东,投向了更北方的中原,和西方的巴蜀。

    他知道,吞下江东,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如何消化这庞大的战利品,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与曹操、刘备的全面对峙,才刚刚开始。

    天下鼎足之势,因石头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