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魏砥 > 第384章 许都阴云

第384章 许都阴云(2/3)

   “诺!”

    黄忠接到建业命令时,正在校场检验一批新运抵的神臂弩。听完信使传达的指令,老将军抚摸着弩臂,眼中精光大盛。

    “曹操老儿也有今天!”他冷哼一声,随即下令,“击鼓聚将!”

    很快,邓艾、全琮以及各部将领齐聚都督府。

    “诸位,许都变天,刘备北伐,主公令我等,加大力度,给江北点颜色看看!”黄忠声音洪亮,带着一股压抑不住的战意,“往日是小打小闹,从现在起,要让他陈登,睡不着觉!”

    邓艾立刻上前:“老将军,末将已选定三处目标。其一,广陵郡陵亭驿,乃其南北粮草中转之一,守军约三百;其二,九江郡历阳以北之‘石涧营’,为其新设之前哨,驻军五百,威胁我牛渚侧翼;其三,射阳湖‘将作营’外围哨垒,毁其物料,挫其锐气!”

    “好!”黄忠赞许地点头,“士载谋划甚妥。此三处目标,大小适中,位置关键。便由你部精锐,分头行动。记住主公吩咐,快、准、狠!一击即走,绝不恋战!老夫亲率水军,于江上策应,掩护尔等撤退!”

    “末将领命!”邓艾抱拳,眼中燃起火焰。这是检验“砺剑”成果的绝佳机会。

    是夜,数支精锐小队,借着夜色掩护,分别乘快船渡江,如同利剑出鞘,悄无声息地刺向预定目标。江北的夜空下,杀机四伏。

    陈登几乎在同时收到了许都的噩耗和江东加剧骚扰的军报。

    他坐在太守府中,面色凝重如铁。丞相病危,世子未稳,西线告急……每一个消息都如同重锤敲击在他心头。而江东偏偏选择在这个时候猛烈出击,时机之刁钻,令他感到一阵寒意。

    “黄忠、邓艾……欺人太甚!”幕僚愤愤道。

    陈登摆了摆手,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彼乃阳谋,正是看准我方此刻之困境。愤怒无用,需冷静应对。”

    他迅速下令:

    “即刻六百里加急,将江东动态及我方判断,禀报世子(曹丕)及朝廷。请朝廷速定西线方略,并明确江淮方向是战是和,或守到何种程度!”

    “传令各城各寨,严守不出,遇敌袭则以弓弩拒之,不得轻易出城浪战,免中埋伏。”

    “水军收缩防线,重点保障几处关键渡口和粮道安全,避免与文聘主力决战。”

    “射阳湖将作营,加派重兵守护,江东此次,很可能就是冲着它来的!”

    他的应对可谓沉稳老练,最大限度地保存实力,避免被江东牵着鼻子走,同时将决策的压力上交给正在经历权力震荡的许都。

    然而,战争的主动权,并不总在防守一方。

    次日凌晨,石涧营遇袭的消息传来。邓艾亲自带队,以一部佯攻吸引注意,主力则从险峻处攀缘而上,突入营中。曹军仓促应战,死伤百余人,营垒被焚毁大半。待到附近援军赶到,邓艾早已带着人马消失得无影无踪。

    同一天,陵亭驿也燃起大火,囤积的部分粮草化为灰烬。

    而针对射阳湖将作营的袭击虽然被击退,但也造成了工匠的恐慌和物料的损失。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陈登虽然守住了主要城池,但外围的据点和后勤却遭受了沉重打击。广陵郡内,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江东的“砺刃”行动,在曹操病危这个关键的节点上,取得了显着的成效。

    建业,大将军府后院。

    陈暮并没有像外界想象的那样忙于调兵遣将,反而在教导儿子陈砥练字。案上铺着白麻纸,陈砥小手紧握着毛笔,一笔一划地写着“止戈为武”四个字,虽然稚嫩,却已初具骨架。

    崔婉安静地坐在一旁缝补衣物,偶尔抬头看看父子二人,目光温柔。

    “父亲,‘止戈为武’,是不是说,练武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为了不打仗?”陈砥写完,抬起头,眨着大眼睛问道。

    陈暮微微一笑,摸了摸他的头:“砥儿能想到这一层,很好。武力的强大,是为了守护,为了让你想保护的人不必经受战火。但前提是,你必须拥有足以让敌人不敢轻启战端的武力。这其中的分寸,需要你用一生去体会。”

    这时,庞统和徐元联袂而来,脸上带着振奋之色。

    “主公,江北捷报!邓艾将军连破石涧营、陵亭驿,袭扰将作营,战果颇丰!陈登收缩防守,广陵震动!”庞统语速很快。

    徐元补充道:“西线最新消息,诸葛亮大军出斜谷,与曹真、张合部对峙于五丈原。曹丕已紧急抽调荆北部分兵力西援。曹仁压力大增。”

    陈暮放下手中的笔,神色平静,并无太多意外。

    “知道了。告诉黄老将军和邓艾,见好就收,巩固战果,转入防御警戒。曹丕新立,内部未稳,西线吃紧,短期内应无力大举东犯。然,需防其铤而走险,或张辽自行出击。”

    “另,回复子龙,西线压力减轻,但仍需谨慎,尤其注意刘备军动向。”

    庞统和徐元领命而去。

    陈暮重新将目光投向儿子,看着那四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