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杂论对话 > 第449章 连取近

第449章 连取近(4/6)

今中外的大师学知识、学智慧”。

    案例3:创业者小吴的“失败汲取”——从“赔光积蓄”到“月赚10万”

    小吴第一次创业时,开了一家奶茶店,因为没经验,只做了3个月就倒闭了,还赔光了10万积蓄。当时,他很沮丧,甚至想“再也不创业了”——这就是“只经历了失败,没汲取经验”的状态。

    后来,他的表哥(也是创业者)跟他说:“你别只看‘赔了钱’,要看看‘为什么赔了钱’——这才是你这次创业最该‘取’的东西。”

    小吴听了表哥的话,开始“取”自己失败的经验:

    1. 选址错了:他把店开在了小区门口,但小区里的人很少喝奶茶,而学校、商场附近的奶茶店都很火——下次要选“年轻人多的地方”;

    2. 产品错了:他只卖原味奶茶,而别人都在卖“水果茶、芝士茶”,没竞争力——下次要“跟着市场需求做产品”;

    3. 营销错了:他没做任何宣传,只靠“客人自己来”,而别人都在发朋友圈、做抖音,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店——下次要“主动做营销”。

    半年后,小吴用剩下的2万积蓄,开了一家“社区水果店”——这次他“取”了上次的经验:选在年轻人多的公寓楼下,卖“网红水果”(比如晴王葡萄、丹东草莓),还建了客户群,每天发“水果优惠”“水果吃法”。

    没想到,水果店生意很好,第一个月就赚了1万,第三个月就月赚10万。小吴说:“第一次创业赔的10万,不是‘损失’,而是‘买经验的学费’——我‘取’到了这些经验,才敢第二次创业。”

    关键启示:对创业者来说,“取”不仅是“取成功的经验”,更是“取失败的教训”——成功的经验能让你“走得快”,失败的教训能让你“走得稳”。只有“取”到了教训,下次才不会犯同样的错。

    四、近:正向的靠近,是成长的“指南针”

    断舍离帮我们“离了负面的执念”,但如果不“近”上正向的目标,我们还是会迷失;断舍离帮我们“离了消耗的环境”,但如果不“近”上滋养的氛围,我们还是会焦虑。“近”不是“强行改变”,而是“在靠近中慢慢变成更好的自己”。

    我们做第四个比喻:“近”就像“植物向光生长”。

    植物不会“强迫自己长高”,而是会“主动向有阳光的方向生长”——阳光(正向能量)在哪里,植物的枝叶就会往哪里伸;没有阳光,植物就会长得瘦弱、歪歪扭扭。人也是一样,靠近正向的能量,就会像“向光的植物”一样,慢慢长得挺拔、茂盛;远离正向的能量,就会像“阴暗里的植物”一样,慢慢变得消沉、颓废。

    案例1:减肥者小陈的“习惯靠近”——从“管不住嘴”到“瘦了20斤”

    小陈减肥了很多次,都失败了——每次都是“刚开始能管住嘴,过几天就忍不住吃炸鸡、喝奶茶”。他说:“我也想瘦,但看到别人吃,我就忍不住。”这就是“离了‘吃垃圾食品’的习惯,却没‘近’上‘健康饮食’的习惯”的状态。

    后来,小陈的朋友给他提了个建议:“你别总待在‘大家都吃垃圾食品’的环境里,去‘近’上‘喜欢健康饮食的人’。”

    小陈听了朋友的话,开始“近”正向的习惯:

    1. 近健康圈子:他加入了一个“健身打卡群”,群里的人每天都会分享“自己做的减脂餐”“今天跑了多少公里”,没人说“吃炸鸡没关系”,只会说“再坚持一下,就能瘦了”;

    2. 近健康环境:他不再去便利店买零食,而是去超市买蔬菜、鸡胸肉;不再刷“吃播视频”,而是刷“减脂餐做法”的视频;

    3. 近健康目标:他不再说“我想瘦”,而是说“我想在3个月内瘦10斤,穿上去年的牛仔裤”——这个具体的目标,让他更有动力。

    慢慢的,小陈的习惯变了:他开始自己做减脂餐,每天跑3公里,甚至觉得“炸鸡没那么好吃了”。3个月后,他瘦了12斤;6个月后,他瘦了20斤,真的穿上了去年的牛仔裤。

    小陈说:“不是我变自律了,而是我‘近’对了环境——在健康的环境里,减肥没那么难。”

    关键启示:对想改变习惯的人来说,“近”的核心是“让正向的习惯‘变容易’”——你想减肥,就去近“健康饮食的环境”;你想早起,就去近“早睡的习惯”;你想读书,就去近“安静的图书馆”。环境对了,习惯就容易养成了。

    案例2:稻盛和夫的“理念靠近”——从“企业亏损”到“世界500强”

    稻盛和夫创办京瓷时,一开始遇到了很多困难:产品卖不出去,员工流失严重,公司甚至到了“发不出工资”的地步。当时,很多员工都想辞职,有人说:“咱们别做了,找份稳定的工作吧。”

    稻盛和夫没有放弃,而是选择“近”“利他”的理念——他认为“企业不是为了老板赚钱,而是为了员工幸福、为社会创造价值”。

    这章没有结束,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