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九书库 > 杂论对话 > 第449章 连取近

第449章 连取近(5/6)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做了三件“近”理念的事:

    1. 近员工需求:他把员工叫到一起,说“我会尽最大努力让公司活下去,让大家有饭吃、有尊严”——这让员工觉得“老板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我们”,很多人都留下了;

    2. 近产品质量:他要求员工“做产品要像做给自己用的一样”,哪怕成本高,也要保证质量——这让京瓷的产品慢慢有了口碑,开始有客户主动找上门;

    3. 近社会价值:他提出“京瓷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产品’”,比如研发用于医疗设备的陶瓷零件,帮助医生更好地治病——这让京瓷不仅赚了钱,还获得了社会的认可。

    正是因为“近”了“利他”的理念,京瓷才能从“亏损企业”走到“世界500强”,稻盛和夫也成了“经营之圣”。

    稻盛和夫曾说:“利他之心,是企业经营的原点。”这句话正是“近”的精髓——靠近“对别人、对社会有价值”的理念,企业才能走得远;人也是一样,靠近“利他”的心态,才能获得更多的认可和支持。

    案例3:普通人小李的“心态靠近”——从“焦虑内耗”到“从容生活”

    小李是一名互联网公司的职员,每天都很焦虑:担心“自己做不好工作被开除”,担心“同龄人比自己赚得多”,担心“父母催自己结婚”——他“离”了“躺平”的心态,却没“近”上“从容”的心态,所以陷入了内耗。

    后来,小李读了一本叫《被讨厌的勇气》的书,书里说“焦虑是因为你太在意别人的评价,想让所有人都满意”。这句话点醒了小李,他开始“近”正向的心态:

    1. 近“接受不完美”的心态:他不再要求自己“必须把工作做到100分”,而是“做到80分就可以,剩下的20分慢慢改进”;

    2. 近“专注自己”的心态:他不再刷“同龄人炫富”的朋友圈,而是“每天记录自己的小进步”,比如“今天比昨天多完成了一个任务”;

    3. 近“慢慢来”的心态:他不再急着“找对象结婚”,而是“先把自己的生活过好”,比如学做饭、练瑜伽,让自己变得更开心。

    慢慢的,小李不焦虑了——他不再因为“没做到100分”而自责,不再因为“别人比自己好”而自卑,不再因为“没结婚”而恐慌。他说:“不是生活变容易了,而是我‘近’对了心态——心态从容了,日子就顺了。”

    关键启示:对普通人来说,“近”的本质是“找到能让你‘和自己和解’的心态”——你不需要“变得完美”,只需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你不需要“超过所有人”,只需要“比昨天的自己好一点”;你不需要“急着完成所有事”,只需要“慢慢来,一步一步走”。心态对了,生活就对了。

    五、“连取近”的3个实践方法:从“知道”到“做到”

    “连取近”不是“空泛的理念”,而是“能落地的行动”。接下来,我们分享3个简单可操作的方法,帮你从“知道该连什么、取什么、近什么”,变成“真正去做”:

    方法1:列“连取近清单”——明确“该和谁连、该取什么、该近哪里”

    很多人不知道“该连什么”,是因为“没梳理清楚自己的需求”。这时候,你可以列一张“连取近清单”,分三栏写:

    连(连接什么) 取(汲取什么) 近(靠近什么)

    1. 考研上岸学长群(需要有人指导复习) 2. 公司里做过类似项目的前辈(需要学做项目的方法) 1. 《考研英语阅读技巧》(需要提升英语成绩) 2. 前辈做项目的经验(需要避免踩坑) 1. 每天早上6点的自习室(需要专注的环境) 2. “我能考上”的信心(需要正向心态)

    比如,如果你是想减肥的人,清单可以这样写:

    连(连接什么) 取(汲取什么) 近(靠近什么)

    1. 小区的健身群(需要有人监督) 2. 会做减脂餐的朋友(需要学做减脂餐) 1. 《减脂餐食谱》(需要知道吃什么) 2. 健身博主的训练方法(需要知道怎么练) 1. 每天晚上7点的公园(需要运动的环境) 2. “我能瘦下来”的心态(需要正向动力)

    这张清单会帮你把“模糊的愿望”变成“具体的行动”——你知道“明天该加哪个群”“该读哪本书”“该去哪个地方”,就不会再迷茫。

    方法2:做“每日三问”——检查“今天有没有连、取、近”

    很多人“想做连取近,却忘了做”,是因为“没养成习惯”。这时候,你可以每天晚上花3分钟,问自己三个问题:

    1. 今天我“连”了吗?(比如“我加了考研群吗?”“我和前辈聊了吗?”)

    2. 今天我“取”了吗?(比如“我读了《考研英语》吗?”“我学了减脂餐做法吗?”)

    3. 今天我“近”了吗?(比如“我去自习室了吗?”“我练瑜伽了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